EP01 关键词
新能源叉车 | 95后 | 英语0基础
凌晨三点,三线小城邢台的某间办公室灯火通明。第一次和外国客户谈生意的姜玺,靠着翻译软件和搜索引擎,才弄明白了客户“这是要下订啊!”
自24年10月躬身入局外贸生意以来,姜玺已经亏了70万。这笔“学费”让他痛悟:只投钱,不亲自下场、不懂新玩法,在今天的市场就是死路一条。
姜玺(右起第一位)正在接待外国考察客户
在众人眼里,这个95后的年轻老板,并非传统意义上的“天选外贸人”。他高考英语30分,自嘲“26个字母”都认不全,放眼身边都没几个外贸经验者,却“异想天开”去赚美金。他一度想放弃,又觉得自己经营的新能源叉车产品质量过硬,性价比高,放在国际上应该是有绝对竞争力的。
只能说姜玺和AI的相遇晚了一步。
后来的故事是,阿里国际站的一整套AI组合拳,把姜玺的生意打“活”了。他从吊车尾,一跃干到了全行业客户询盘量Top2的外贸达人,从4个月3笔订单,做到了单月新签74个新客户,现在他正全力冲刺4000万的GMV年度目标。
不懂外语,是姜玺初入外贸行业时的所谓“短板”。
他的产品打的是全球市场,美区、欧洲、东南亚都有目标客群。因此,面临的不止是英语的问题,还有“天书”一般的小语种。比如,姜玺的第一家新能源叉车线下“4s店”,就落地在哈撒克斯坦,只靠传统的机器翻译做沟通是远远不够的。而且,机械设备和国际贸易中的专业术语本身艰涩,国内外不同的叫法更让翻译雪上加霜。
实际上,第一次聊海外客户的姜玺,就被“机翻出品”雷到了。凌晨三点,弄懂了什么是PI(形式发票)的姜玺,磕磕绊绊地跟客户确认报价细则。姜玺发过去,客户打回来,再发再打......折腾了数个来回,还有几个细项没确认清楚。这时客户来了一句“人不睡会死”。
这是反复沟通给弄烦了?还是要取消合作?“我就觉得好尴尬,国外客户说话咋这么直接?”后来,姜玺才明白这是一句关心。客户想表达“快休息吧,不然会生病的”。
不过,能这样耐心反复的客户是少数,因沟通不畅而果断失联才是常态。在经历了几次碰壁之后,姜玺发现阿里国际站AI生意助手的AI翻译有点意思,不仅能完成内容层面翻译,还自带语气润色和跨文化交流属性,活人感十足。
有一次,有海外客户来咨询升降装置使用的钢材的材质。姜玺对这种邢台土话中被称为“精钢”的材质再熟悉不过,但老外真的能听明白吗?没想到,经过AI的润色翻译,精钢“改名”为Q237钢。在此之前,姜玺从未听过这种叫法,查了资料才确认,Q237钢表示屈服强度为237MPa的碳素结构钢,这恰好符合客户那边针对钢材的国家标准,也恰好是他们升降装置所用的精钢。
这让姜玺觉得惊喜,AI生意助手不仅正确翻译了文本内容,甚至打通了不同文化场景中的俚语称呼。他觉得,“有时候,AI比业务员回复得都专业。”
姜玺生活的地方,作为科技涟漪影响的外圈,还没有真正被AI赋能过。首次尝到AI甜头的姜玺,成了小镇AI先锋,开始寻找更多可以靠工具解决的场景。
姜玺身上有北方人惯有的勤奋与踏实,因为入局晚,他一直觉得在高质量产品之外,也要提供极致的服务。为此,他一直保持着7x24小时客户回复的工作习惯,在他的带动之下,团队里许多业务员也纷纷效仿,甚至有个女生拿了床被子过来,决心睡在办公室。
作为老板,他知道这不是长期主义的事。“说实话,人真的会受不了,尤其我们很多的业务员是女生”。AI自动接待功能,让姜玺和他的业务员们,终于能踏实睡个囫囵觉。“有时候业务员一大早起来,发现AI自动接待把客户的电话、地址、具体产品需求,都问出来了!”
AI自动接待的“利他思维”常常比业务员还强。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农场主夜里发来询盘,在提到使用场景时,如果是真人业务员可能会问“能给我一下你的使用场景照片吗”,这种情况下,许多买家会选择拒绝,甚至觉得有一点冒犯。
但是在与菲律宾买家的对话中, 接待助手Eva非常礼貌地对客户使用场景进行了“有选择的提问”方式——“请问农场的地形是大部分崎岖还是平坦?”
用AI生成商品图也让姜玺直呼“实用”。新能源叉车依据使用场景和需求的不同,有许多细分品类,高的有堆高车,矮的有地牛,室内仓储使用的,和户外作业的工程车也不是一类。姜玺会询问客户是在什么环境下使用产品,然后通过AI生成商品图的能力,丝滑地切换场景,做到一张图完整展示实际的“产品+场景”。
“我的目的就是让客户收到以后说一句,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是这样。”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度,也在这样的交互中被无形地完成,在同行竞争中也更容易胜出一筹,“如果说咱俩是同行,你不用AI,而我用AI给客户展示出这个差异化效果,那客户肯定选择我。”姜玺说。
原本,在十一月到二月的4个月时间里,姜玺的店铺只签下了3笔订单,营业额不过10万,而成本却在以一个月30余万的速度燃烧。
但是,姜玺不急。他说:“风浪越大鱼越贵,那些花出去的钱,都是放出去的饵。”
果不其然,伴随着3月新贸节的来临,店铺的各项数据突然开始水涨船高。仅用一个月时间,他就吃下来74笔订单,是前面几个月总单量的20+倍。
在这场刺激的“商海沉浮”中,姜玺证明了,AI不仅能提效,更能转化成真金白银。
一方面,姜玺用AI生意助手的动态标题功能,为产品做了关键词优化。过去产品还停留在“中国产的电动叉车”这种直白到有些苍白的表述,而经过AI的润色,商品标题还可以自动带上使用场景、具体参数等关键词,比如:廉价叉车、快速交货,适用仓库窄路等。
“数据上的增长真的很直观,真的是直观到了夸张的地步。”姜玺说。凭借AI生意助手的智能推广功能,在店铺曝光量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,店铺搜索点击涨了192%,店铺访问量涨了392%,单月有效询盘量直接从145个直接飙升到816个,涨了足足562%。
另一方面,AI智能推广根据全球市场买家的搜索量和点击量,能帮助姜玺寻找更适合投放的地区,通过AI智能分析,身在小城的姜玺却也看明白了这盘生意的国际市场。
“欧洲客户搜索和成交此类产品更多,他们十分在意新能源产品无污染,可环保的属性;北美当地人工昂贵,产业链却不如国内完善,我们的低价产品和多种配套服务很符合北美客户的要求;而在东南亚,当地工厂多,需求量大,常年炎热的地理环境,也更能发挥新能源叉车的电池优势...”
而作为在内贸电商摸爬滚打过的人,姜玺还依据过往经验,采用了一种反向投流的策略,选择在别人休息的时间,抢滩着陆。他选择在春节假期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,还有关税策略调整期大家都选择观望的时候,重资金双倍投流,获取那些无法找到其他供应商的大客户。
“订单来了,还切断了。”姜玺介绍起经验,“如果日常公平竞争,我们即便有产品和价格优势也不见得能成功,结果就趁这个时间窗口,把别人的老客户拿下了,新客户也拿下了。”
姜玺的家乡邢台市任泽区拥有完整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,踩着新能源和“智能化机器人”两条风口赛道,他选择了新能源叉车赛道,一片“红海中的蓝海”。
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优势,让新能源叉车在环保、静音、智能化上极具竞争力。
姜玺在河北邢台的新能源叉车厂
在他身边有不少出身传统贸易的老板,虽然瞅准了外贸的机会点,但却和最初的姜玺一样,不懂AI也不懂外贸,认为“投钱就完了”。结果,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有了姜玺躬身入局的成功案例,不少老板也开始重新审视外贸的机会,并且向姜玺请教,想要试试水温。
现在,姜玺已经俨然邢台本地的“AI×外贸”推广人了。也有不少人拿着钱请姜玺去做分享,面对父老乡亲们,姜玺的态度是“绝不收费,只要有机会我就愿意去讲。”
地域和语言,不再是小城青年参与全球贸易的绝对壁垒。小城和AI的故事,也才刚开始。